登录 | 注册 | 帮助

lxbfYeaa  DExWtSbs  1  保安  金永才 
打工农民王志社:生活不只有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
2022/9/3 22:17:51  华商报


王志社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平时除了在家务农,他还会去建筑工地打工。由于爱好文学,他会在闲时写点文字,做几首小诗。打工的这几年里,他会将写作文字发到网上、向一些媒体平台投稿,一来二去,也有许多作品被文学平台所刊载。


通过读报爱上写作


作为一个农民写作者,王志社是不能把全部精力用在写作上的,更多时间他得为生计所奔波,正是凭着一腔热爱,他将文字写作坚持了下来,现在更变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

现年60多岁的王志社,爱上文字写作还有一段故事。在王志社所生活的泾阳县中张镇王浩村,像他一般年纪的人,大多都未接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,但当时王志社会买一些书来读,最后还订阅了报纸,通过向报纸投稿的方式,他当上了通讯员,写的多了,写作的兴趣也培养了起来。



现在王志社在西安城南一个工地做水工,据他介绍,他有三十年左右的打工生活经历,最近三年都是在这家工地度过的。在前几天的一个晚上,记者拨通了他的微信视频,当时他下工不久,正坐在工地宿舍的架子床上休息。他说,来到城市打工,挣钱不多,但都能积攒下来。有了钱,心里踏实,胆子正,底气足,解决了生存问题,就可以实现兴趣爱好了。


在新媒体平台发表作品


据他统计,在最近三年的打工时间里,他在各种媒体平台发表作品60余篇,有的通过书籍形式出版了出来,还有的发表在文学类微信公众号上。


“今年春节,我在工地值班过年,十五元宵夜,游览了大雁塔,从北广场音乐喷泉一直游到大唐不夜城,写下了《火树银花不夜天,良宵美景醉其间》的盛世之景,发表在《美篇》上;党的生日百年大庆征文,写下了《家乡走出来的人民英雄蔡兴海》《家乡巨变》等文章,发表在《泾河文化研究》上,其中《家乡巨变》被泾阳县红色文化研究会选入编写的《泾阳故事》一书。” 王志社说道。



打工路上文学相伴


王志社提到了一件趣事。在一次工闲出去逛街时,他看到有个地摊上在卖书,他便买了一麻袋。“当时那些书是论斤卖,我便仔细挑选了许多,现在想来肯定是书贩子弄的盗版书”王志社说“当我拿着书回到工地时,工友嘲笑我说‘买那么多书干啥,又不能当饭吃、当衣穿,花些冤枉钱,我就嘿嘿一笑”。他认为,萝卜青菜,各有所爱,有的人爱买吃穿,而他更爱买书。


坚定信念坚持写作


由于白天需要在工地干活,王志社只有在晚上下工时看书写文字,他会将文字写在手稿上,然后再抄在手机上。王志社不会拼音输入,只能手写输入。他说“这样虽然费时费力,但出错的几率少。”运用这种繁琐的方式,他将写好的文字发送到投稿邮箱中,盼望着平台登载。王志社提到,这些投稿地址都是他平时浏览文学作品挨个积累的。



王志社称,由于没有受过正规训练,文学写作对他来说还是门槛颇高。“一篇文章一首诗,别人可能几个小时就能完成,而我需要花几天时间还不一定能完成。有时,会自我怀疑,看别人写的文章写得那么好,而我写的枯燥无味,认为自己笨,不是写作的这块料,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,收笔放弃。但真要这样放弃了,又不甘心,也不死心,过些时间情绪稳定心态好了,又拾起笔继续写作。”


王志社坚信,生活不只有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。有诗书陪伴的生活,便是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,他会将写作坚持下去。


王志社近作


【聚咸文友会】王志社:绿黄红白迎立冬


华商报记者 杨宁


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
三百六十行劳务网  三百六十行工匠网  三百六十行经理人网
Copyright 2017 杭州钨锋数谷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电话:0571-86995329 邮箱:service400@360laowu.com 微信号:cn360hr
浙ICP备17042565号-1 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1650号